管理员
![]()
|
夜读丨大寒: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1月20日前后为大寒,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不翻风,冷到五月中。”人们希望大寒时冻得“透透的”,如果该冷时没冷,该暖时便很难暖。 “大寒寒白,来年碗呷白”,只有大寒时节既寒又白,来年碗里才能有白米饭。 ![]() ![]() ![]() ![]() 在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到了隆冬时节,鸟类实在是难得一见。而且草木凋敝,物候不再俯拾即是。于是,人们只好转而观察自家的家禽家畜。在物候领域,鸡便开始担当大任。在六畜之中,鸡是唯一被收入七十二候物候“名录”的。 “征鸟厉疾”,在现在看来,是难以量化的一项物候标识。猛禽如何才算更凶猛,确实很难界定,不像“桃始华”“玄鸟至”“蚯蚓出”“水泉动”“雷乃发声”那样直观和明确。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到底是多少日之寒呢?按照节气物语,大约是90日之寒。粗略而言,冰冻三尺,乃百日之寒。 ![]() 有人说,在各种离奇信息刷屏的年代,像古人那样在隆冬时“安心静体”真的很难,靠着墙根儿晒晒太阳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 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 北平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 小寒时,天寒最甚;大寒时,地冻最坚。就气温而言,小寒往往比大寒更低,但大寒的“水泽腹坚”更能彰显“寒”的累积效应,那才是“寒”的最高境界。 ——宋英杰:最后一个节气为何是“大寒”? 大寒 节气新知 北京时间1月20日17时零分,迎来“大寒”。古人认为,“大寒”是全年之中最冷的日子,比小寒还冷,但实际上这种认知并不准确。 品苦寒之美 ![]()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 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 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 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 岁穷游子自消魂。 ![]() 《和仲蒙夜坐》 (节选)【宋】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 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 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 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 犹对群书拥敝袍。 ![]() 《游慈云》 (节选)【宋】陈著 微湿易乾沙软路, 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 底用寻梅山自妍。 ![]() 《岁寒知松柏》 (节选)【宋】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 配图/视觉中国、网络 大寒之后 年味渐浓不过19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南下 宜添衣御寒 置年货赏夜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年01月19日 22:53 夜读丨大寒: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http://m.news.cctv.com/2019/01/19/ARTIX6mczLhNHSOy7TGzGvCO190119.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