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习近平这些话温暖人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在迈向未来的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关心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真正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暖心话语,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听,习总书记的“劳动观”》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我国工人阶级从来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从来都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
——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全面提高,结构更加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不断增强。展望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2013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
——2013年10月23日,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
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2013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把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调动起来
要使中国梦真正同每个职工的个人理想和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要把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调动起来,满怀信心投身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火热实践,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2013年10月23日,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
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抓住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问题,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
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在重大决策上要听取职工意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要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鼓励职工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
——2016年10月,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切实维护职工群众权益
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
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包括农民工合法权益,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2013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劳动群众心坎上
要坚决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职工群众通过正常途径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劳动群众心坎上,不断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维护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15年7月,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工会干部要做职工群众的“娘家人”
工会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努力走在时代前列、走在职工群众前列,在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在企业生产一线、在职工群众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努力把自己锤炼成听党话、跟党走、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2013年10月23日,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整理/吕媛媛)笃勤者习近平 央视网消息:“‘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历年五一,习近平多次引用含有“勤”字的古语来形容劳动精神。“勤”正是中国劳动人民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禀赋。“勤”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经历、从政生涯,是对他夙夜在公、为国为民最为凝练的概括。 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网 勤劳 不负民族精神“我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2007年8月28日,习近平在给梁家河乡亲们的信中深情地写道。上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作为知青到陕北农村插队当农民,7年的摸爬滚打,他从格格不入到与老百姓融为一体。“这是很彻底的过程。”“下雨刮风我是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的。”习近平早年接受采访时说。勤劳的品质,从那时起就深深烙印在习近平心里。 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来源:新华网1974年,梁家河。刚被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带领村民打井。“打了很深才开始见水,那水冰凉刺骨,近平下到井里两条腿都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一干就是挺长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梁家河村民深情回忆。“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延川方言,意思是偷懒)。”“他不仅一直在一线指挥,也一直在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石头砌堤围,这些事情他都和村里人一起并肩战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汗水与付出,诠释着最朴素的民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在汶川县映秀镇考察时,操作打酥油茶。来源:新华网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前往四川汶川县映秀镇考察。在当地群众经营的制茶坊,他了解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情况,还亲自操作打酥油茶。植树节前后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和群众一起打糍粑、炸年糕、磨豆花……“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习近平不变的初心。 勤政 不负人民重托“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2012年11月15日,刚刚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如是说。久久为功。5年多来,这份答卷记录了1500多项改革措施的酝酿出台、5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历程……习近平用行动履行着庄严承诺,这首先体现在他繁忙的地方考察和外事出访日程中。 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来源:新华网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余次、累计160余天,纵横跨越中国版图。此外据外交部礼宾官员介绍,习近平的出访日程总是紧张繁忙,活动环环相扣。在南非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时,他深夜12点还在参加双边会见;在印度果阿金砖会晤期间,他早晨8点离开酒店,一直工作到午夜快1点返回。5年多来,习近平的外交足迹遍及五大洲、近60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里程相当于绕地球14圈。习近平的勤政还体现在他事必躬亲、夙夜在公。治国理政的每一领域,习近平都亲力亲为。他认真审阅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逐字逐句修改。这样保证了政出一门、意志统一,同时通过督察等措施,确保改革不沦为“纸上谈兵”。据中共中央办公厅权威人士介绍,报送给他的请示,不管多晚,即使到了夜里12点,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批示。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勤政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古往今来对“好官”不变的评价标准。习近平提出好干部20字标准,勤政务实就是其中一条。干部干事应坚持以勤为先,坚决克服“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的“慵懒散”习气,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的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是干事的”,干部要以干出活,靠干立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习近平的“勤政实干”课上得深刻而生动。 勤奋 不负伟大时代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未来发展30多年的美好蓝图。要实现这一蓝图,离开了勤奋、缺少了实干,只能是空中楼阁。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22次提到“奋斗”一词。话语铿锵,催人奋进。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未来。翻阅一代代劳模事迹,在他们身上,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对得失的“傻”交织在一起,这正是国家发展所需的定力、闯劲、韧劲。这些熠熠发光的品质,共同绘就了共和国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奋斗的底色。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在筚路蓝缕、挥汗如雨的奋斗中,我们托起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要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勤于奋斗、不懈努力。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调动他们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用劳动和实干筑牢梦想大厦。(文/孟利铮)【央视网特稿】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习近平这些话温暖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纪实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重要作用 调动劳动创造积极性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奏响新时代劳动最强音 |专题 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8年10月22日 00:01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习近平这些话温暖人心
http://news.cctv.com/2018/10/21/ARTIyrkY2nqmOFrchLX4FEZd181021.shtml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8年04月30日 08:01 笃勤者习近平
http://news.cctv.com/2018/04/30/ARTIIeqLrCKs7cRtw3W71qSN1804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