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0日,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的这座城市!


习近平主席还将同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并发表《青岛宣言》,批准《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五年实施纲要、打击“三股势力”未来三年实施纲要等多份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文件。
针对会议,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28日提出“四新”:
一,形成共促团结的新共识。
二,制定共筑安全的新举措。
三,注入共谋发展的新动力。
四,绘制共建家园的新蓝图。
上海合作组织诞生于中国
一年来中方担任主席国
2001年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首次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会上,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合组织正式成立。

17年来,中国为上合组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合组织也为促进中国和其他成员国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发挥了突出作用。
到如今,上合组织已经发展成为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和6个对话伙伴国的大家庭。


2018年青岛峰会,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再次回到它的诞生地——中国举办峰会。这也是中国今年第二场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
习近平五次出席上合峰会
三个关键词
比什凯克、杜尚别、乌法、塔什干、阿斯塔纳,2013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先后5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回看5次峰会上习近平的讲话,三个关键词引人关注。

“上海精神”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习近平在多次上合峰会讲话中,开宗明义的关键词。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 李永全:
这一精神本质是一种新型国际关系,政治上强调平等,经济上强调务实合作。习近平多次重申坚持和弘扬“上海精神”,可以视作是不忘“上合初心”的体现。
务实合作
“务实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习近平在比什凯克峰会上指出。
在5次峰会上,习近平多次就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务实合作提出建议,并推动上合组织各国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

除“一带一路”建设外,习近平还在讲话中,从机制性和具体措施上,提出助力上合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体现了中国担当。
如在各方极为关切的安全领域,习近平在2014年杜尚别峰会提出,中方建议本组织商签反极端主义公约,这一倡议在2017年阿斯塔纳峰会变为现实,各方根据中方倡议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
此外,习近平还多次在峰会上提出具体承诺和措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认为,这些都是中方5年来对上合组织发展实实在在的贡献。
习近平对上合有多重视?
看看这一个月的大事就懂了
上合青岛峰会倒计时开启后,近一个月内,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三次与上合有关的集体会见和一次贺信,表明了习主席对上合组织的关心与重视。
习近平的三次集体会见涉及外交、国防、公安,一次贺信涉及司法,都是关乎国家地区安全稳定的关键部门。
5月25日——

5月22日——


4月23日——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他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我们要一如既往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本组织工作优先方向。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他强调,中方愿同各成员国一道,政治上继续相互支持,贡献“上合智慧”和“上合方案”;安全上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提升协调水平和行动能力。
盛会在即
美丽的青岛静待嘉宾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上
2018-05-29 19:38 | 中新网
6月9日-10日,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的这座城市!
偶集到记事易及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