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期刊:王阳明
1.[期刊]
题 名:心灵哲学视域中的阳明心身学说<sup>*</sup>
作 者:张孟杰,韩璞庚
关键词:心身;心灵哲学;王阳明
出 处:人文杂志;2018;第4期;P20-26;
摘 要:阳明心身学说认为:心是身的主宰,身是心的形体运用;在本来意义上,道心人心是一而非二,在心之类别上,道心和人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同时心、身、性、天、命等本为一体,是同一个本心在不同关系中的变现。阳明对身、心、意等范畴的理解与西方心灵哲学相比具有很大不同,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身问题是在身心二元对立的人学图景中进行探讨的,而阳明心身学说对人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具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它不是在将身心先分裂之后再求其统一,而是努力从一体的身心中辨认出心身关系来,秉持着身心渗透论的观点。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002262b7e5ff423185578e7263a2655e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b1d9798b653af9faf8e70783750a404cc85f81f1e62566c16bd67ce7e3b5136154376ca7123fab81
引 证:0
ISSN:0447-662X
2.[期刊]
题 名:論陽明心學語境下的“外王”之道
作 者:藍法典
关键词:王陽明;心學;致良知;明代政治;外王;士
出 处:中华文史论丛;2016;第4期;P275-305,393-394;
摘 要:明代政治現實的過分嚴苛迫使當時的士大夫羣體在政治實踐的過程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因此明人必須另尋一條新的外王之路以安頓士人身份的價值感和社會責任感,否則就只能淪没於趨利避害的政治苟且和惟皇權意志是從的價值虛無中。王陽明在對道德理念的直接表述中間接討論了傳統的外王問題,在其心學語境下,他不再將"内聖"與"外王"看作是士人生命中平鋪而互補的兩極,而是運用知行合一的邏1將二者看作是一體二用的同一關係,以本體的價值呈現取代政治實踐的現實指向,而"致良知"說則通過對"知"的强調,意在用一種開放性的良知見在秩序替換統攝於皇權一極的現實權力秩序,變善之於人的權力統攝爲人之於善的主體明覺,以寄托自己的"救世"期望。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01623ae9c129c1c40ebf3c90667abddf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8002d77de3486dccbec2d5b0ae56d205238eb4a79563c18a430b05a980811b68cbdae588799e43b5
引 证:0
ISSN:1002-0039
3.[期刊]
题 名:王阳明人性思想探析
作 者:郭诺明
关键词:王阳明;人性;良知
出 处:萍乡学院学报;2018;第1期;P22-26;
摘 要:王阳明在批判吸收既往的人性思想的前提下,构建了一套以气为基础、以良知为核、以至善为目标的天道性命相贯通的人性思想。王阳明的人性思想试图消除宋儒二元人性论的紧张对垒、提出了富有辩证思想的道即性即器的人性论。该理论为明代人性论的转向、彰显人的主体性以及沟通生死等层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为当代人性论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dc613a040c90f84e494c964d6d974f91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d75ced631706a9f401e4f0cfbd8fcf8613729da518f8b1cacd927660f48dba4cd5b192c5ce8a64ba
引 证:0
ISSN:1007-9149
4.[期刊]
题 名:明代童蒙教育的特质
作 者:施克灿
关键词:童蒙教育;地方官学;王阳明;蒙学教材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第1期;P29-34;
摘 要:明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较特殊,它推翻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又亡于另一个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它承绪的是宋代,故学术史上往往宋明并称,早期的程朱理学、中后期的阳明心学及明末的启蒙思潮交相辉映.在政治上,它又启发了清代,故制度史上又往往明清合称,被视为专制制度盛极而衰的时期.在经济上,明代已经出现商品经济,江南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市民阶层开始崛起,要求摆脱思想禁锢,大胆追求个性解放.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435ef567097cd47f434b1d014f137169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81f2f16556897ae9bad876601cbe43f5dd4231b1e9958a3742b8aaf1c3e411b8f93786564651414b
引 证:0
ISSN:1004-9142
5.[期刊]
题 名:阳明心学的泛易学特质
作 者:李振纲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天人合德;泛易学特质
出 处:哲学研究;2018;第2期;P58-65;
摘 要:王阳明虽然没有专门的易学著作,却有丰富的易学思想。他精通易道,不仅知易乐易,而且玩易占易,对《易》有着特殊的敏感、彻悟和信仰。王阳明写于不同时期的诗文、游记、奏疏、书信,处处蕴含并洋溢出易道哲理和人文精神。心即易,易即心,阳明心易贯通的"道"在其亦儒亦宦、亦文亦武、亦顺亦困、亦真亦幻、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中得以亲证。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002262b7e5ff42314a478e611280e108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484552b55becbfc1a860214cde2276de8eff98168e3158e1219fe3b8351f5c1226f53534864296c6
引 证:0
ISSN:1000-0216
6.[期刊]
题 名:《庄子》思想与王阳明心学对比研究
作 者:斯日古楞,何建朝
关键词:《庄子》;王阳明;心学;道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18;第1期;P147-151;
摘 要:王阳明“龙场悟道”前的思想以及悟道过程中都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他借用庄子思想中的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和社会思想等有关理论构建起一套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从其对“心”之本体的构造到“致良知”哲学命题的提出,我们都能隐约看到庄子思想的痕迹。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002262b7e5ff4231e961993562bf0c91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f00001ddd8a0b392370fecdc35556fffc8a1c2ea7e77cd61032758ad325bc2c57dddc1a66c3c8bc0
引 证:0
ISSN:1007-6255
7.[期刊]
题 名:《千古一人王阳明》新书在京首发
作 者:王媛
关键词:王阳明;北京图书订货会;江西人民出版社;新书;传奇人生;语言生动;心学体系;读者
出 处:中国出版;2018;第2期;P71;
摘 要:本刊讯在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带来的《千古一人王阳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兴趣。该书作者、著名明史专家方志远用轻松的语言生动讲述了王阳明事功卓绝的传奇人生,用智慧的逻辑梳理了王阳明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赵中男表示,《千古一人王阳明》是一部时代定位精准、体悟和解读王阳明深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002262b7e5ff42316ff959709347b978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7bc8b6438fbdc8e89958a39a86b3ae383044fc0aa4392cf6a176003d01e7a4e66986946ee8454446
引 证:0
ISSN:1002-4166
8.[期刊]
题 名:牟宗三的哲学贡献与朱子思想新诠
作 者:杨祖汉
关键词:牟宗三;陆九渊;朱熹;王阳明
出 处:国学学刊;2018;第1期;P81-90,143;
摘 要:牟宗三先生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其对朱熹的诠释有可商榷和完善的地方。依康德,道德法则与自由意志是互相函蕴的:从法则契入,需肯定自由意志;从自由意志契入,也需承认道德法则。此一区分可用来说明宋明理学中心学与理学的区分,朱子重格物穷理,是要从对道德法则的"真知"而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象山、阳明所主张的"先立其大"与"致良知",则如同康德所说的从自由意志来开始。心学与理学是互相蕴涵的两个义理型态,虽可区分,但并不能偏重。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c70d7483533225a64983cbf19009e187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a195d85a32aff56ab9ef78e7593061353ec35f6db812a0f6261a37baa2ba360d4284acc6cf0e2c28
引 证:0
ISSN:1674-6643
9.[期刊]
题 名:王阳明治国理政思想的要义
作 者:韦忠将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治国理政
出 处:中国领导科学;2018;第1期;P106-110;
摘 要: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提出了完整的心学思想体系。在其“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践中,形成了致权有道的权力观、政在亲民的民本观,用人如器的人才观、系统严密的治理机制和改易更化的道德建设等思想,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治国理政思想,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e0c973fde0002dd1d6794bf1b5339220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0526eee8b8cdf7d472520fb508051f565fe4bbdc9f590b93edf8434f25835ccace52def3d2ca5083
引 证:0
ISSN:2095-7270
10.[期刊]
题 名:牟宗三“良知坎陷说”新议
作 者:张学智
关键词:牟宗三;王阳明;良知坎陷说
出 处:国学学刊;2018;第1期;P74-80,143;
摘 要:王阳明的"大良知",是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重要来源,内圣自然连带着外王,外王不能离开内圣,是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理论依据。不同于前人由内圣直接开出外王,牟宗三不是直接坎陷出科学与民主政治之内容,而是经由一个理性方式上的转变,由道德理性转为观解理性,通过"理性的架构表现",完成科学与民主政治的建构。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是在西方文化全面占据优势地位的境况下,对传统与现实关系的洞见和主张,对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c70d7483533225a643ffc54b52daa6ba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baf3621e911b58e135fc791d6db3f8c92dba938a3d4d154853f71211251ba99090cf1c75b4704ddf
引 证:0
ISSN:1674-6643
11.[期刊]
题 名:「礼」之概念在儒学中的两种诠释路径探析——以荀子与王阳明为观察视域
作 者:谢昀儒
关键词:王阳明;荀子;禮;良知;儒学;王阳明;荀子;禮
出 处: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2018;第41期;P1-33;
摘 要:本文由荀子与王阳明的思想进路,论证「礼」在儒学体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方式。在荀子,其优点是将「礼」明确而又完备的具体论述,使学者有轨则可以依循,又提揭了「权变」的意义;缺点则是「礼」的根源性之论述不足,无法呈显生礼义的动力根据,并且,荀子的「礼」也有与儒家思想看重的人伦之「情」扞格的现象。王阳明论「礼」的优点,是将「礼」摄入良知中,作为发用的源头活水,因此,客体就不是「礼」之结构所固有的内容,主体能动的良知,才是「礼」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其缺点则是过度重视德性之知的动能,由於阳明学是体验之学,而阳明并无法规范後学的境界,在不具体指出什麽行为符合「礼」的学说中,我们很难找到仪轨以供参考,其末流便容易产生恣肆妄为的状况。综合荀子与阳明论「礼」的思想特徵,笔者认为,此二子并没有谁更能取得孔子儒学的正统地位。合则双全,分则两伤。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dc613a040c90f84efc48c2362c73a611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44e16df31e7d22b0d2eacafc9cc2b93127f0ba53f9976e849ae55319a4ddaa096e772ba94b5f6250
引 证:0
ISSN:2075-0404
12.[期刊]
题 名:《大学》中的“亲民”与“新民”诠释述论
作 者:张尧
关键词:《大学》;新民;亲民;朱熹;王阳明
出 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第2期;P12-13,21;
摘 要:历来关于《大学》“亲民”与“新民”的争论中,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朱熹《大学章句》对《大学》进行补传和注解,并改“亲民”为“新民”。王阳明回归古本《大学》,不同意朱子对《大学》经文的改动,认为应作“亲民”。朱熹和王阳明关于《大学》的今古本之争,反映的是两人不同的哲学思想。大致来说,朱子走的是自上而上的“致君行道”的路线,阳明则是自下而上的“觉民行道”路线。朱子的“新民”突显了士人对民众的教化;而阳明的“亲民”则倾向于对民众的人文关怀。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dc613a040c90f84ede11a49abcfe321e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4d79c443cede2560bf092732e14ff899d4c458d472355b15ee910285c42d3ea116ec98d68539181d
引 证:0
ISSN:1672-9161
13.[期刊]
题 名: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意义治疗
作 者:李玮皓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良知;意义治疗
出 处:宗教哲学;2017;第81期;P115-137;
摘 要:「意义治疗」是由维克多.傅朗克先生所开创之心理学派。笔者以为王阳明之良知学所教之「知行合一」,除了与傅朗克意义治疗学有互通融会之处外,对於身处於现代社会之吾人所面临之种种负面问题,亦有起生命自觉疗癒之用。是以本文之开展从「程朱理学『知先行後』与阳明『知行合一』之差别」开始论述;接着说明「阳明『知行合一』与傅朗克意义治疗之会通在於吾人顺着良知本心而去自觉吾人生命之意义。」;最後阐述「如何体现『知行合一』」。希冀以阳明义理开展其疗癒之可能,并落实於现代社会中,使吾人之生命得以向上提昇,并臻於圆满。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dc613a040c90f84e1453f3ccb9755182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39320bb081f4920b1cc206b98276290aafdce954492d2f7c0064d759da83e5b7a8b537b0a8af53a5
引 证:0
ISSN:1027-7730
14.[期刊]
题 名:知识不是学问,聪明不是智慧
作 者:
关键词:学问;知识;智慧;聪明;《传习录》;王阳明;本体
出 处:人生与伴侣(智慧);2018;第2期;P5;
摘 要:愚人求知识,高人悟学问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dc613a040c90f84e864ed76faa07daeb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d3bfd8d61978ef36a045889e128eb35c8fd417cd5f68670d8d05ca654827f9ae5375dd84901f85ca
引 证:0
15.[期刊]
题 名:王阳明的佛禅思想与诗歌创作
作 者:王镱苏
关键词:王阳明;佛禅;诗歌;僧人形象;静坐意象
出 处:泰州学术;2017;第0期;P74-91;
摘 要:通过对王阳明的诗文语录书信的分析可知王阳明对禅宗公案语录比较熟悉,他的佛学修养局限于禅宗一派,他的佛学水平在明代士人当中处于中上水平。王阳明崇儒抑佛的立场导致他对交往僧人持保留态度,对自己的僧界交游情况有意遮蔽。他的诗歌中有神异、疏野、衰病、禅定、知客五种僧人形象,他的儒士身份和个性特征导致他对这五类僧人的情感态度各不相同。他诗歌中频繁描写的静坐意象在形式上与佛教禅定相似,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他的生活习惯、观景方式和心学主张,与佛教晏坐禅定意趣迥异。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c70d7483533225a6d42bc3287f9d4c73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27473f920d3324c703fb141b35934847b670ab3b70704d3191f8aebd788f06ea51b4e43106f5a221
引 证:0
16.[期刊]
题 名:王阳明在余姚的讲学及其学术传承
作 者:施长海
关键词:学术传承;王阳明;余姚;讲学;明代中叶;思想家;教育家;良知
出 处:书屋;2018;第3期;P13-17;
摘 要:作为思想家,王阳明倡"良知"学说,"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作为教育家,王阳明兴学术讲会,"变成纯粹之社会公开讲演与集会研究性质"。而在故里余姚,王阳明更是立教最早,传学最久。自明代中叶迄今,五百余年来,姚江之学历经起伏,绵延不绝。震霆启寐,烈耀破迷明初学术,墨守程朱理学,出现支离虚伪的流弊。王阳明远绍孟子,近承象山,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震霆启寐,烈耀破迷",使传统儒学别开生面,勃然中兴,被推为"功不在禹之下也"。王阳明学说的传播始于故乡,"其最初学者,不过郡邑之士耳"。其中入门最早的弟子是其妹夫徐爱。正德二年(1507),徐爱"以家君命执弟子礼",拜王阳明为师。徐爱勤于思考,"参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002262b7e5ff423121ef4fe0fd9273a5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3c1326c74d3808d70e0f673739e832f51f3db00b231a57ec753c261a3dcb9617a3d7de7528fbca64
引 证:0
ISSN:1007-0222
17.[期刊]
题 名:青读
作 者:王阳明,张良驯
关键词:《传习录》;心学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王阳明;文化历史;知行合一;万物一体
出 处:中国共青团;2018;第2期;P77;
摘 要:《传习录》 推荐理由:《传习录》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发展的一部重要典籍。这本书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现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诸种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dc613a040c90f84e2fbbf4b9b64ab307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1f38fbe92f7c70d74b9399c074819165e4535525ff0dccd43e08040b5734185a4db4bee08721a039
引 证:0
18.[期刊]
题 名:孫中山的“知難行易”學說與蔣介石在臺灣的“革命實踐運動”
作 者:楊天石
关键词:知難行易;知行合一;革命實踐運動;孫中山;蔣介石;王陽明
出 处:中国文化;2017;第2期;P214-220;
摘 要:孫中山主張“知難行易”,目的在於鼓勵革命黨人克服畏難情緒,勇於作属,投身革命;明代思想家王陽明主张“知行合一”,目的在於克服知行脱節、知而不行的空谈,勇於践履所知蒋介石認爲,二人指稱的“知”的本體雖然并不相同,但在提倡“行”、鼓勵“行”上,則互相一致,上一世纪30年代,蒋介石即提倡“力行哲學”;败退臺湾後,蒋介石總结國民黨在大陸失败的教訓,認爲其“病根”即在於“凡事只憑空談,不能力行,不能實践”他借臣鑒毛澤東提出的“實踐”概念,創立“革命實踐研究院”,提倡開展“革命實踐運動”,企圖革除國民黨多年的痼疾、顽疾.这些做法,雖封改進黨風、政風有益,但無法捉根本上改變“言之者諄諄,聽之者邈邈”的情况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841d7023a982d46918e04cd4dd03d1de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125badc1f86c5ba625ac465bae0b4e3fdff0b0e732283387794a47e92b9fe582cfcbb43d1d3283f2
引 证:0
ISSN:1003-0190
19.[期刊]
题 名:惡之來源與去惡成善——朱熹與王陽明之比較
作 者:李瑄
关键词:性善論;朱熹;王陽明;持敬;致良知
出 处:新国学;2015;第2期;P151-165;
摘 要:人性先天地善,這是孔孟以來的儒學傳統,然而現實存在的惡又從何而來?宋明理學的兩位代表人物朱熹與王陽明提供了不同的答案:朱熹把矛頭指向了"人欲"——伴隨人的肉身形質而來的欲望;王陽明更重視"私"——起於人我分别的"小我"意識。這決定了他們去惡成善的途徑不同:朱熹主張克制欲望以接近高懸的至善本體,這是"敬";王陽明則提倡擴充良知而滌蕩私欲於無形,這是"致"。
链 接:
http://qikan.chaoxing.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f90a95efd000d27716439d0ae6e747fc1921b0a3ea255101fc1cf1fbb4666ae6408791a82a95fe8a8ea3a37e52b72511b2a18cc24ba3e54b396ea5fa9dec46268c2513132742c094
引 证: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