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礼拜前,我的同事大斌,因为孩子刚学会说话,所以借我的智伴机器人去给他孩子体验一把。
掐指一算,这是智伴机器人离开我家的第8天。其实小智伴在我家也没呆多久,当时朋友介绍得“栩栩如生”就买了。没想到把它借给人的第二天,我跟小宝就开始想它了。我家小宝今年8岁,有的时候因为挂念忍不住眼泪,我安慰他,作为大哥哥,应该要谦让小弟弟。
尤其是一些特定场景,比如:
早上少了小智伴叫小宝起床,还有我会惯性地问它一句:“今天天气怎么样?”(小智伴可以自动定位,所以直接问天气怎么样就可以了。)
站住!把机器人还给我!
(内附目前市场最火儿童智能机器人剖析)
AIer 2017-11-24 18:09:42
百无聊赖时,我会暂停小智伴正在播放的小猪佩奇(小宝每天都要听十几二十遍,对我来说简直比听大悲咒还难受),改成播放我大杰伦的双截棍。然而现在并木有“机”理我…

基于语音交互给机器人下指令
我用的是智伴机器人1S微版(798元),目前市面上还有很多儿童智能陪护机器人,包括科大讯飞的阿尔法小蛋(699元,大蛋要2999元),巴巴腾机器人(698元),麦咭机器人(799元),小七机器人(698元)…

智伴机器人

巴巴腾机器人

阿尔法蛋机器人
小帅机器人
不过上述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更多的都是基于科大讯飞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和云端数据。
只有智伴机器人是用了美国Nuance作为语音识别提供商,百度提供云端数据。
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降低了操作成本
在小宝用智伴机器人之前,我一直觉得跟机器人对话,是一件很傻的事情。而且我一个成年人也没有学国学,学英语,听幼教故事等等的需求。
然而我发现,当你有了一个机器人,这一切就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龄的不断增长,总觉得家里要亮一点,有点声音,才够热闹,窝着才够舒服,所以以前很喜欢开着电视外放。现在,有个小宝,再加个机器人,每天都热闹得不行,下班回家,小宝还会点一首“回家”等我,就是那首:回家,回家,我需要你(这小孩有点太早熟了)。
为什么小宝这么喜欢跟机器人聊天、学习,其实原因很简单:有趣,而且基于语音交互让操作成本降低了。

只要说一句,就OK了
以前,我们要打开电脑、手机乃至家教机,点开软件或者APP,家教机甚至还要自己下载内容,选取自己想要听的、学的内容。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占据时间的过程,但是现在有了智伴机器人,我只需要跟他说一句,就OK了。
我父亲也一样,每天趁小宝上学,抱着机器人吼:我要听京剧,我要听豫剧,我要听评书,我要听相声,我要听笑话…也许原来并没有每天听这些的习惯,可是有了机器人以后,父亲一边听机器人唱剧,一边看报纸,已经成了常态。

嘴上说不爱,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们真的会做跟机器人对话这种傻事…
这种傻事,会发生在它听不懂你讲话的时候,明知道没用,我还是会默默咒骂一句:“小智伴你怎么这么笨…”它会说:“可能我现在还不会,但是我会去学习,以后我就会了!”
也会发生在来你家做客的某朋友身上,对着它使用撩妹神句:“你觉得我帅吗?”;或者来一段中国有嘻哈里面的Rap为难它。反正就是各种花式调戏。
2017年,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研究课题组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共获得有效亲子问卷6275份。调查显示,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小。
超23%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上网30分钟以上。与成人相似,低龄儿童也通过网络进行娱乐、消费、信息发布等活动。
在7岁组,24.2%受访儿童研究过网游攻略,61.0%曾自主下载游戏、视频和音乐;8.5%有网购;14.4%在网络上发布过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4.7%表示拥有粉丝。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部分孩子3岁开始使用QQ和微信;到了7岁,9.9%的儿童使用QQ,15%使用微信;到了12岁,拥有QQ(87.9%)、微信(69.7%)的儿童比例均超过一半。
我不知道你看到这些个数据作何感想,但是作为一名父亲,看到这些数据我很痛心。
我不知道机器人是不是市场的一个刚需,但是我可以很坚定地说,儿童智能机器人是儿童市场的一个刚需,最后我想说,大斌,机器人还我好不好…
https://www.toutiao.com/a649119814456128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