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阐述治网新理念为网络强国建设指明方向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 新京报记者 李冬 摄
世界互联网又到了“乌镇时间”。
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乌镇举行。
这是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国举行的一场重要国际会议。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及网络强国国家战略,并多次谈到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安全、网络教育和互联网技术信息化运用等内容。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锐意创新、多措并举,开创了互联网发展、治理新局面,百姓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获得感,网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形成了一整套推进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和互联网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互联网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等互联网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新突破,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新突破】
破解互联网核心技术最大“命门”
十九大报告谈到网络强国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是习近平谈及互联网核心技术的高频词之一。在去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他曾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破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去年10月9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再次对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提出了要求,“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
欣慰的是,最近两年,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发力,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已有改变。
以此前的薄弱环节核心电子器件为例,来自科技部、工信部的最新信息显示,在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核心电子器件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核心电子器件与国外差距由15年以上缩短到5年,支撑装备核心电子器件自主保障率从不足30%提升到85%以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再被卡脖子、“缺芯少魂”。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将有一场跟创新有关的“重头戏”。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介绍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汇集了400余家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将集中展示世界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大会将发布一批本年度全球互联网领域最领先的科技成果。
可见,乌镇将再一次聚集起全球的智慧和力量,展现最炫酷的互联网科研成果,这其中,又将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创造”。
【新气象】
构建网络空间安全“法网”
习近平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治理。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他就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论述,把网络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列于和国家信息化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去年4月19日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网络空间治理时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
座谈会上,习近平还对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出了要求,“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十八大以来,依靠顶层设计与机制创新,中国逐渐建立起完备的网络安全“法网”,筑牢网络安全堤坝。
互联网领域立法进程明显提速,今年6月,《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网络安全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框架性法律,业内人士普遍评价说,该部法律是中国在网络安全立法领域跨出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大步,标志着中国网络安全进入全新阶段。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前一个多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办法》于10月30日正式公布。此前,“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以及《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都已颁布实施。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表示,以上述重要法律和制度性文件为指引,中国的网络安全领域正在构建新的运行和管理秩序,中国已基本形成网络安全法律政策框架。
与立法和建章立制并行的是,十八大以来,国家网信办与多部门联动,持续整治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犯罪、打击网络色情,先后开展“净网”、“秋风”、“护苗”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微博账号、QQ群、微信群组等被依法关闭。今年1月到6月,有1225人因非法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被起诉,检察机关与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62起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批捕14540人、起诉11590人。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评价说,中国互联网治理日益呈现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协同治理理念和格局,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个网络大国如何凝聚共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重大课题。
【新动能】
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创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推动“互联网+实体经济”,习近平曾多次提出要求。
在去年4月19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将互联网和经济新常态紧密结合,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强调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去年10月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再次强调,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习近平的这一要求,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有了突出体现。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前,在国新办本届大会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本届大会设定“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这一主题有何用意?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回应说,去年的G20峰会,由中国主导、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是全球首个由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数字经济文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中国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数字经济异军突起,成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创新发展。去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占GDP的比重达到30.1%,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了26万亿。网络零售年均增长30%,中国的网民达到7.5亿。
任贤良还特别提到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和京东双双创造了新纪录,天猫网上销售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京东集团成交额达到1271亿元,均在全球领先。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也呈现出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的局面:中国电商规模从2012年的8.1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6.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从1.3万亿元猛增到5.2万亿元。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一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成为数字经济新成员,开网店成了“网红”。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局面,也引起了一些国际知名人士的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总裁杰里米·里夫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都在向智慧生活的方向大踏步迈进,走在全球的前列。
发布时间:2017-12-02 08:28:18 来源:新京报 首席记者 王姝
习近平阐述治网新理念为网络强国建设指明方向
http://www.wicwuzhen.cn/web17/news/jzfu/Comment/201712/t20171202_58931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