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head transplantation. Where do we stand and a call to arms
Xiaoping Ren, Sergio Canavero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Correspondence Address:
Sergio Canavero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DOI:10.4103/2152-7806.175074
Copyright: © 2016 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License, which allows others to remix, tweak, and build upon the work non-commercially, as long as the author is credited and the new creations are licensed under the identical terms.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Ren X, Canavero S. Human head transplantation. Where do we stand and a call to arms. Surg Neurol Int 28-Jan-2016;7:11
How to cite this URL: Ren X, Canavero S. Human head transplantation. Where do we stand and a call to arms. Surg Neurol Int 28-Jan-2016;7:11.
Available from:
http://surgicalneurologyint.com/surgicalint-articles/human-head-transplantation-where-do-we-stand-and-a-call-to-arms/
SNI-7-11.pdf类型:
售价:0
大小:173KB
下载:0次
描述:Human head transplantation. Where do we stand and a call to arms Xiaoping Ren, Sergio Canavero
[下载]
任晓平:完成了第一例人体头移植模型,但不能称为“换头术”
11月21日9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主楼二楼大会议室里举行的见面会上,任晓平教授对十多位媒体记者宣称,近期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了第一例人体头移植模型,“可以说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
任晓平说,这是第一例头移植模型,之前媒体称“换头术”不准确,此次头移植模型和“换头术”还有距离。“换头术”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目前只是把“换头术”进行前的准备科学先完成。
任晓平自称,记录相关过程的论文昨天刚刚见刊,多个世界级外科杂志主编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篇文章“很了不起”,“里程碑式的”,“医学领域的阿波罗登月”。
任晓平教授
英国《每日邮报》11月17日报道,一直鼓吹“换头术”可行的意大利神经科医生塞尔焦•卡纳韦罗当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卡纳韦罗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
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候,任晓平证实,“手术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做的。”他说,“经过长达约18小时的手术,我和团队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及神经接驳。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有关本次头移植相关的数据、过程和结果将在美国学术杂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届时关于手术的全部详细过程都会刊登在上面。”
2012年,任晓平从国外回到了母校哈医大,同时担任着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哈医大二附院骨科副主任。
哈医大二附院第十住院部一楼是任晓平负责的病区,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平日里,任晓平一般是七点半左右到病区查房,但今天没来。
当天,哈医大在与哈医大二附院一条马路之隔的哈医大学校主楼二楼大会议室里,安排了一场任晓平的见面会。
哈医大学宣传负责人说,因为官方此前不希望宣传换头手术事件,所以该校没有准备新闻通稿,今天举行的是一次的见面会,并非新闻发布会。
换头术倡导者任晓平一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3万元资助
“换头术”的倡导者——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3万元的资助。
11月21日,任晓平宣称实现了人类第一例“头移植外科模型”,而记录该过程的论文于11月17日在线发表在期刊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神经外科国际)上,论文中提到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澎湃新闻(
www.thepaper.cn)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检索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中,负责人为任晓平的项目只有一个,该项目名称为“远程非缺血性刺激诱导心脏保护的分子和神经机理”,学科代码为“心肌细胞/血管细胞损伤、修复、重构和再生“,依托单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项目批准金额为73万元,项目起止年月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但是这个73万元项目,是否与“头移植外科模型”相关,尚无法证实。
11月21日9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主楼二楼大会议室里举行的见面会上,任晓平教授对多位媒体记者宣称,近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第一例人体头移植外科模型,“可以说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
任晓平说,之前媒体把人体头移植外科模型称为“换头术”不准确,此次头移植外科模型和“换头术”还有距离。“换头术”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目前只是把“换头术”进行前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先解决。任晓平强调,此次头移植外科模型把相关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未来头移植不会遥远”。
任晓平自称,记录相关过程的论文刚见刊不久,多个世界级外科杂志主编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篇文章“很了不起”,“里程碑式的”,“医学领域的阿波罗登月”。
发表任晓平论文的SNI是一个仅在互联网上出版的学术期刊,目前每月平均发表25篇神经外科基础或临床相关的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人们可以免费开放获取这些论文。SNI目前未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所以没有影响因子数据。
任晓平发表在SNI上的论文提及,这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基金和哈尔滨科技局的资金资助。
新华网2015年访谈任晓平时,任在谈及该研究的资金情况时表示,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哈医大附属二院的、其本人申请的课题资金、国家自研资金和哈尔滨市政府投入的资金,到位和没到位的共有1000万左右。
但澎湃新闻未能检索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基金和哈尔滨科技局是如何资助任晓平项目的,以及资助了多少金额。
公开资料显示,伍连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组织专家评审,并提供资金支持,重点资助青年教师和科技人才进行开拓性、创新性工作,培养能够承担大课题、获得大成果、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等标志性成果的青年学科领军人才。
澎湃新闻记者 刘楚 吴跃伟 2017-11-21 18:58 来源:澎湃新闻
换头术倡导者任晓平一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3万元资助
请使用手机"扫一扫.cn"
【直播】直播录像丨哈医大任晓平回应头移植:我是医生不是伦理学家
任晓平否认完成首例“换头术”,答澎湃追问时称“太专业了”
任晓平:完成了首例人体头移植模型,但和“换头术”还有距离
断脊髓重新接上?任晓平称狗的实验成功
11月21日,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召开发布会,展示了在狗身上完成的脊髓损失重生成功实验视频,把狗的脊髓切断,用聚乙二醇粘合成功,术后小狗恢复走路。
2017-11-21 11:57 来源:澎湃新闻 跟踪: 换头术澎湃新闻记者 王盈颖 忻勤 冯元晴 编辑 秦盛 王颖霞
http://news.sina.com.cn/o/2017-11-21/doc-ifynwxum7980955.shtml
请使用手机"扫一扫.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