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兴,福建兴;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福建兴旺繁荣的机会越大。”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9·8”投洽会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谈的一番话,至今仍激励着福建人民。
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的十七年半,恰恰是福建由曾经的海防前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重要时期。他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无论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宁德地区,还是在沿海开放地带的省会福州,主政期间,习近平坚持开放发展的道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坚持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并重,在开放浪潮中不懈探索与实践。
开放发展 风起帆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开放篇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潭综合实验区时与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交谈。(资料图片)
闽山苍苍,蕴育先行活力;
闽水泱泱,奔涌开放大潮。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与台湾一衣带水,渊源深厚;旅居海外的千万闽籍华人华侨,心系祖国,热爱乡梓。作为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福建的开放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脉动。
“对外开放兴,福建兴;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福建兴旺繁荣的机会越大。”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9·8”投洽会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谈的一番话,至今仍激励着福建人民。
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的十七年半,恰恰是福建由曾经的海防前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重要时期。他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无论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宁德地区,还是在沿海开放地带的省会福州,主政期间,习近平坚持开放发展的道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坚持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并重,在开放浪潮中不懈探索与实践。
斗转星移,日新月异。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开放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来路,追寻足迹,本报记者走进宁德、福州、平潭等地,走访曾经的参与者、见证者,通过他们的讲述,记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开放之路”。
前瞻·解放思想坚定开放
“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
——习近平《摆脱贫困·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1988年6月,习近平到闽东上任。当时的闽东,交通闭塞,信息短缺,小农经济一统天下,商品经济的发展步履艰难。由于贫困,一些群众安于“穷自在”;由于闭塞,一些干部习惯“等靠要”。
脱贫致富任重道远。而临海朝洋的地理环境、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开放政策的实施,又使闽东面临着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的机遇。
辗转闽东九县调查研究后,习近平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当务之急,就是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这样,才可跳出老框框看问题,也可以振奋精神。
当时,闽东四个沿海县中宁德、霞浦已列入开放县份。习近平认为,开放和扶贫彼此融合、互相促进,提倡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上运用开放政策;扶贫的结果将是开放的新起点,开放将使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因此,闽东经济发展应该是开放和扶贫的政策双管齐下。
这些全新的开放理念给封闭的闽东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
两年后,习近平调任省会福州市委书记。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建设“海上福州”发展战略。1994年5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平潭县召开建设“海上福州”研讨会,习近平系统地阐述了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深刻认识: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育经济新生长点的重要途径。他说:“沿海是我们辽阔的地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优势所在,我们切不可忽略了这一优势,也不能搞成单一的开发,而是通过综合开发,形成大产业优势。”当年6月12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
时隔18年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他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讲述者:龚雄(时任福州市副市长)
习近平到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正值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改革开放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干扰,人们思想中存在一些疑虑,有些杂音。然而,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习近平却有坚定的信念和准确的判断,不是观望,也没有摇摆,而是旗帜鲜明地带着大家走改革开放之路。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当清官,不要当太平官”。太平官是怕事的,不敢担当。习近平不怕。他总是鼓励大家把想法说出来,大家议,他来拍板,负责到底。
1990年6月,到任后不久,他便到罗源、连江、长乐三县开展调查研究。当时,台资大量涌入,不仅集中在市区和闽江口地带,连县里和一些沿海乡镇也有。有些干部比较保守,“吃不准”政策,犹豫不决。在和县、乡、村的干部座谈时,习近平用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8个字来形容。他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吸引台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大好机遇,这种机遇不常有,抓住它,就会对今后若干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错过它,就要落伍。面对机遇,我们应当有一种紧迫感,做出迅速反应,要有良好的竞技状态迎上去。他一再叮嘱大家,思想要开明,要看长远点,要充分做好迎接机遇的准备,积极认真地做好规划。
对外开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市里把1991年4月份定为“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宣传教育月”。习近平要求大家精心组织好,既大造声势,又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进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教育,增强开放意识。他同时要求宣传教育活动要和改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相结合,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吸引更多的外商。
记得那时候,全市各系统各部门举办不同类型的报告会近百场,一些涉外部门走上街头开展涉外咨询活动;许多部门和单位主动深入基层,解决了部分三资企业在土地审批、产品销售等环节上的问题。这种强化宣传的方式,效果好,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存在问题。
200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任福建省省长)在马尾海关调研。(资料图片)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台商独资企业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考察。(资料图片)
2017年07月20日 13:30:05 来源: 福建日报
开放发展 风起帆张——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开放篇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0/c_1121351227.htm
[领导活动]开放发展 风起帆张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潭综合实验区时与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交谈。(资料图片) 闽山苍苍,蕴育先行活力; 闽水泱泱,奔涌开放大潮。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与台湾一衣带水,渊源深厚;旅居海外的千万闽籍华人华侨,心系祖国,热爱乡梓。作为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福建的开放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脉动。 “对外开放兴,福建兴;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福建兴旺繁荣的机会越大。”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9·8”投洽会
http://www.fujian.gov.cn/xw/zfgzdt/szfldhd/201707/t20170720_1580560.htm
2017-07-20 关键词:习近平;福建;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