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委公布试点项目 南京市二维码地址标牌入选
二维码隧道亮相南京 设计独特创意十足
2017年4月6日,江苏省南京市,由400个二维码组成的“隧道”亮相南京一商场,独特的设计风格让消费者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之中。苏阳/视觉中国
二维码隧道”亮相南京
4月6日,市民在南京一商场内的“二维码隧道”内扫码。近日,由品牌广告、创意游戏等400个二维码组成的“隧道”亮相南京一商场,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新华社发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04/07/content_7629893.htm
《对话》图书漂流:南京25000本图书是怎样漂流的?
164个“南京市图书漂流文化驿站”,25000本漂流图书,“漂进”南京各大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一摞摞散发着墨香的图书,成为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图书馆,让市民共享阅读好时光。
南京市文广新局版权和出版管理处处长吴卫,今天走进FM106.9南京新闻综合广播名牌栏目《对话》,向听众描绘了一幅南京“书香漂流”版图,共话“图书漂流”项目的发展。
以下是本档节目文字速记
播出频率:FM106.9南京新闻综合广播
播出节目:《对话》
节目直播时间:周一至周六早10:10 - 11:00
地址:白下路358号南京广电大厦10楼直播室
本档节目直播时间:7月6日(周四)
节目嘉宾:南京市文广新局、书香南京项目相关负责人
主持人:葛晶
“今天,你漂了吗?”这是南京街头出现的一句时尚见面问候语。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南京市全民阅读办与南京广电集团联合打造的“南京市图书漂流文化驿站”引发的一场文化效应。
2016年6月22日,“图书漂流”公益项目正式起航。一年来,160多个“南京市图书漂流文化驿站”,走进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摆上一摞摞散发着墨香的图书,成为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图书馆,为“书香南京”添砖加瓦,让市民共享阅读好时光。
那么,“图书漂流”是如何实现市民共享阅读好时光的?项目的启动与推广,对提升南京全民阅读指数和城市文化品质有着怎样的影响与意义? 下一步我们又该如何完善“图书漂流”项目,将其变成“书香南京”的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
今天的《对话》节目,我们邀请来南京市文广新局版权和出版管理处处长吴卫,陪吴处一同走进直播室的还有南京广电集团书香南京项目组负责人谢小平,我们一同来聊聊这个话题。
热线参与电话……
好,下面正式进入今天的节目。
主持人葛晶:吴卫处长,我们知道图书漂流活动的起源很早,在南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吴卫:应该说,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书人阅读,从而开启一段书香漂流。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热潮的不断高涨,各种阅读新形式、新空间不断涌现,各种读书会、书吧作为新的阅读载体,丰富了市民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生活,成为书店、图书馆这些阅读主阵地的有力补充。那么与此同时,图书漂流,作为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新形式也应运而生,2016年6月,南京市全民阅读办与南京广电集团共同筹建了“南京市图书漂流文化驿站”,开启了我们的图书漂流活动。
如今,国内也有不少城市开始尝试这项活动,漂流的方法与规则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让其他爱书人阅读分享。问题是,随意放在公共场所的图书,由于缺少管理和维护,损坏和缺失较多,影响图书的漂流和阅读。所以,我们南京市图书漂流做法――建立一个个图书漂流文化驿站,还是有一些特别之处的。
首都计划∣金陵古迹图考∣佛国记∣科学的南京∣芥子园画谱∣随园食单∣千字文∣昭明文选∣儒林外史∣桃花扇∣红楼梦∣∣世说新语∣后汉书∣抱朴子∣弘明集∣文心雕龙∣诗品∣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中国文化史∣全宋词
主办单位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
南京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项目推广
书香南京全媒体项目组
2017-07-06 17:52 对话 图书漂流:南京25000本图书是怎样漂流的?
http://www.sohu.com/a/154963367_79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