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cn:Professor Jin Zou (邹进教授)
Deputy DirectorConfucius Institute
邹进教授,现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纳米科学讲席教(Chair in Nanoscience),
曾任澳大利亚电子显微学会秘书长,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华人工程师与科学家协会副会长。
邹进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
半导体纳米结构(量子点,纳米线,纳米带,超簿纳米片)的形成机理及其物理性能的研究;
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形成及其高端应用,尤其在能源,环保和医疗中的应用;
固体材料的界面研究。
邹进教授在ISI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550 多篇,其多数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并被SCI 引用 17000 多次。
邹进教授目前承担多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研究课题。
View researcher profile
Professor Jin Zou
Professor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Faculty of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ffiliated Professor
Centre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Faculty of Science
j.zou@uq.edu.au
+61 7 334 63195
邹进教授简介:
邹进教授,男,北京市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纳米科学讲席教授(Chair in Nanoscience)、澳大利亚显微学及显微分析学会秘书长、全澳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副会长、澳大利亚昆士兰华人工程师与科学家协会会长、郭可信院士教育基金会会长。
邹进教授一直致力于先进智能和纳米尺度材料的精细结构和这些材料基本性质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目前研究方向包括:半导体纳米结构(量子点,纳米线,纳米带,超簿纳米片)的形成机理及其物理性能的研究;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形成及其高端应用,尤其在能源,环保和医疗中的应用;固体材料的界面研究。
邹进教授在ISI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330多篇(Web of Science),
在SCI刊物上已发表论文500多篇,被引用一万多次。
邹进教授目前承担多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研究课题,主持或参与了20多项澳大利亚国家及昆士兰州政府的科研项目。
与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的许多知名科学家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1982年至1985年期间,在郭可信教授和李方华院士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位。
在其后的四年中,他协助郭可信院士组建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在1986年至1987年期间,曾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及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院下属的材料技术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工作一年。1989年下半年,他重返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从师国际顶级电子显微学专家David Cockayne教授(生前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进行半导体纳米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并于1993年取得了博士学位。此后,邹进一直在悉尼大学从事半导体量子结构方面的透射电镜研究。
2003年下半年,他转之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但仍保持其研究方向。邹进在澳大利亚从事半导体纳米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已有20多年。
在此期间,他曾两次短期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2年和2010年)。
邹进教授的英文介绍可参阅
http://www.uq.edu.au/uqresearchers/researcher/zouj.html
上海技物所特聘研究员邹进被聘为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
近日,上海技物所特聘研究员邹进教授入选2015年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海外评审专家系统是中国科学院为鼓励海外优秀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促进海外人才以及智力引进,使项目立项、人才项目评审、重大奖励评定等评审活动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而设立的。海外评审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在海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任副教授(或相当)及以上职位。
执着坚守,未来可期——专访北京市“海聚工程”短期项目入选者邹进教授
作者:刘冰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7-08
6月30日到7月1日,第二届纳米材料性能与结构特征国际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荷兰等国家的20多位纳米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由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纳米材料性能与结构特征国际主题研讨会已连续两年举办,全英文的学术交流环境、高水平的主题学术报告,让曾应邀参加研讨会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责任编辑(Executive Editor - China) 印格致博士(Ed Gerstner)大为赞叹。
北京市“海聚工程”短期项目入选者邹进教授是纳米材料性能与结构特征国际主题研讨会的组织者之一,他积极推动大会的举行,“2013年6月,我们组织召开了首届国际研讨会,今年是第二届。我们将一年一年继续办下去,希望它成为北工大固体所的一个品牌,提升和拓展北工大固体所在国际纳米研究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