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柴天佑院士演讲全文,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
跨企业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包括「外网系统+跨行业智能化的软件平台+不同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然后通过系统的安全机制将其进行互联。
今天的情况下,因为计算机管控系统主要是为工业过程控制,工业过程的逻辑和回路控制、监控所搭建。随后又基于此,加入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信息。
现在的生产线,无论是离散生产线,还是流程生产线,底层都是加工装备。在流程工业中都会有一个控制系统,所以大家看到的生产线是自动化,这样生产线实现的自动化是有条件:在一种产品、一定边界条件下,通过人利用信息化系统,通过工艺工程师把这个系统的指令和工艺参数确定后,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如果将来要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即生产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实际落地应用时,人如何在其中起到作用?
如上图所示,实际上,人可以从信息化系统获得工况数据,但是工况的信息还要靠人,人有感知、视觉、听觉等能力,包括需要召开汇报会、调度会,为什么?就是因为用人拿到的这些信息,需要由人来决策。也就是说人根据工况信息进行决策和规划,要决策企业的综合生产指标、决策企业的工艺参数、决策控制系统的指令,再下达到控制系统,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据此来实现目标生产。
例如ERP、制造执行系统、MES、离散工业装置控制系统,流程工业过程控制系统,过去的系统从企业目标、资源计划调度,以及工业参数、生产指令都是依靠人来决策,所以无法实现这三层的集成。
如上图所示,在工业现场制造流程中,加入了DCS、智能传感、5G网络、智能计算单元和控制云,形成这样一个智能系统;右侧还有一个数字孪生系统,这个数字孪生系统和制造流程完全一样,通过不断校正,并与和现场一样的工业互联网系统进行交互,将它研究的算法直接在这个系统环境下实验,实验完之后直接用到生产中,将来把工业的实验尽量减少,这是我们讲的数字孪生系统。
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两类研究对象:
偶集到记事易及微博等